中国赴太平洋开展国际海底矿产勘查
发布了用时:2010-06-30 点击事件多少次:811次我国赴安全洋开始国际英文海下矿产品勘查
据悉 ,执行本次远洋科考任务的“海洋六号”是我国自行设计并建造的第一艘以可燃冰为重点的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调查船 ,配置有4000米级深海水下机器人“海狮号”、深水多波束测深系统等先进设备 ,通用性好 ,能满足多学科、多手段综合调查要求 。该船设计排水量4600吨 ,续航力15000海里 ,可在国际海域无限航区开展调查 。
28日上午11时 ,我国大型科考船“海洋六号”徐徐驶离位于广东珠江口的码头 ,起航开赴太平洋开展为期4个月的国际海底矿产战略勘查 。
中国大洋协会理事长、国家海洋局副局长王飞说 ,根据我国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的有关协议 ,我国于1999年在位于东太平洋的国际海底获得7.5万平方公里的多金属结核资源合同区 ,拥有对这一区域的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开发权 。
“至目前 ,我国已在这一国际海域相继开展了富钴结壳、深海多金属硫化物等前期战略性探查工作 ,有效履行了国际公约的相关职责 。”王飞说 。
王飞表示 ,在我国“十二五”规划中 ,明确提出加强大洋科考的相关内容 。28日启动的远洋科考是中国大洋科考第23个航次 ,也是“十二五”以来我国开展的首次远洋科考 。
受中国大洋协会委托 ,中国大洋第23航次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 ,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负责实施 。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金发说 ,为圆满完成本次远洋科考 ,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第一海洋研究所、第三海洋研究所以及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北京先驱高技术开发公司等5家单位将共同参与航次科学考察 。
本次科考航次首席科学家、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杨胜雄说 ,本航次的主要任务是赴太平洋西部、中部海域开展重点区域多金属结核区的资源、B体育手机版等的调查工作以及相关基础科学研究 。科考时间为今年6月至10月 ,约120天 。其间 ,科考船将在美国关岛、夏威夷等地进行补给休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