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石油储备一期项目基本完成收储任务
上架时刻:2008-08-28 点击事件时间:975次 记者从国家能源局获悉 ,目前国家石油储备一期项目已基本完成收储任务 。自此 ,我国国家石油储备从无到有 ,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石油安全有了初步保障 。
石油是现代经济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能源和原材料 ,石油的稳定供应关系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家安全 。上世纪70年代初发生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 ,为保障石油稳定供应 ,防止石油供应中断 ,以经合组织国家为主成立了国际能源机构并开始建立石油储备 。
据了解 ,目前国际能源机构成员国共持有石油储备5.7亿吨左右 。其中 ,美国政府石油储备规模约9400万吨 ,日本约4000万吨 ,德国约2600万吨 ,分别相当于本国56天、92天和76天的石油净进口量 。而2006年之前我国的政府石油储备 ,特别是原油储备基本上是空白 。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 ,石油消费不断增加 ,我国石油进口量逐年增大 。2008年 ,我国石油消费量约3.86亿吨 ,其中净进口1.97亿吨 ,对外依存度超过50% 。受资源限制 ,未来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还会进一步提高 ,石油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刻不容缓 。
针对这一形势 ,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的战略决策 。按照“安全可靠、经济高效、反应快速、应急面广”的原则 ,确定先建设镇海、舟山、黄岛、大连四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 ,迅速解决有无的问题 。2004年3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了国家石油储备一期项目建设启动会 ,拉开了建立国家石油储备的序幕 。2004年3月28日 ,镇海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建设打下第一根基桩 ,标志着我国第一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正式开工建设 。
国家石油储备一期项目 ,总规模1640万立方米 ,均由10万立方米的大型钢制储罐组成 ,可储存原油约1200万吨 。镇海基地2006年9月建成并进入试运行阶段 ,是我国第一个建成投入使用的国家石油储备基地 。黄岛、大连和舟山基地分别于2007年12月、2008年11月和2008年12月建成投运 。到2008年底 ,国家石油储备一期项目四个基地已全部建成 ,并抓住去年底、今年初低油价的有利时机 ,基本完成国家储备石油的收储任务 。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石油储备中长期规划》 ,2020年以前 ,我国将陆续建设国家石油储备第二期、第三期项目 ,形成相当于100天石油净进口量的储备总规模 ,进一步增强我国应对石油中断风险的能力 。